你的位置: 资讯首页 > 使用教程
【基础】镜头焦距

一、什么是镜头焦距
焦距: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,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。亦是照相机中,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。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。

 

image.png


二、焦距与视角、成像的关系

焦距越短,进而视角越宽广,取景范围就越大,单个物体成像越小,反之亦然。

image.png

上面这两张照片是拍摄者站在同一位置用不同焦距拍摄的景物对比
图一使用的是17mm的焦距,图二使用的是300mm的焦距。

可以看到17mm焦距短,视野宽广,取景范围也大,容纳的景物多,个体较小。
相反300mm焦距长,视野窄,取景范围小,容纳的景物少,个体比较大。

下图是常见焦距的视角范围

 

image.png


三、等效焦距和实际焦距


镜头上标注的数字表示实际焦距,比如8mm或者8-15mm。

image.png

 

因为传感器有大有小,会对这些实际焦距取景范围有截取,造成拍摄的视角与实际焦距原本应该有的视角不相同。大家看下面这张图,全画幅镜头取景范围最大,然后依次是半画幅、M4/3、一英寸。

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:非全画幅的效果就是全画幅的图片上裁剪了一下。于是,我们按照视角大小又重新定义了一下镜头的焦距,就引入了等效焦距

image.png


等效焦距=实际焦距*焦距转换系数(焦距转换系数只与传感器大小有关)

全画幅尺寸传感器的镜头转换系数就是1.0,也就是实际焦距与等效焦距相等。

APS-C尺寸传感器的镜头转换系数是1.5(尼康、索尼、宾得、富士),或者1.6(佳能),实际焦距乘以1.5或者1.6就是他们镜头的等效焦距。M4/3的镜头转换系数是2,所有实际焦距乘以2就是等效焦距。

image.png

下图为不同焦距适合的使用场景(本节我们侧重讲解适合全景摄影的镜头)。

image.png

四、360°全景摄影适合的焦距

在选择焦距时,需要从拍摄张数和图像分辨率两个方面来考虑。

1、拍摄张数 :当拍摄距离一定时,取决于镜头取景的范围。镜头焦距越短,则取景范围越大,构成360度全景所需要拍摄的源图像数量就越少;反之,镜头焦距越长,则取景范围越小,构成360度全景所需要拍摄的源图像数量就越多。

2、图像分辨率 :在相机传感器一定时,所选镜头的焦距越长,最终图像分辨率也越高,反之则越低。

总结一下:
首先,考虑到拍摄张数问题,能够高效低成本的拍摄全景,我们一般使用超广角镜头,这样拍摄图片少,对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来讲都高效。

18mm镜头举例,使用半画幅(ASP_C)相机拍摄,完成一张全景图共需要30多张,这时为了拍摄张数更少,我们也可以考虑更短的焦距,比如15mm,甚至是8mm。

当然我们不能一味的考虑拍摄张数,还需要再考虑全景图片的分辨率,就以8mm鱼眼镜头举例,使用半画幅(ASP_C)1600万像素的相机拍摄,最终的360度全景图也有3000多万像素,作为一般的应用应当是够了,但是为了追求更高品质,可以使用15mm、18mm,甚至24mm。

以拍摄张数和图像分辨率两方面来看,15mm焦距是个不错的选择,不过最终大家会选择什么镜头,除了焦距的这个特点,还涉及到镜头本身的质量,畸变问题等,.


上一篇:【基础】光圈
下一篇:【基础】快门
免费获取报价单